【勇于争先 决战决胜】多元特色教育 奏响成长华章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县秉持“以特色教育,促学生全面发展”教学理念,积极推进学生特长教育,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,开设多样化特色专业课堂,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,实现了教育的特色化、个性化与多元化。
“3个饮料瓶、一袋废纸壳,换3个环保币……”炎炎夏日,走进东郭学校校园“生态银行”,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地用积攒的“生态币”兑换心仪的学习用品。2024年,东郭学校在打造动静态生态馆的基础上,新建了一所专属于学生的“生态银行”。在这里,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平日收集的可回收废弃物兑换成“生态币”,并用“生态币”购买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学习用品,这种创新的教育和实践方式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近年来,东郭学校依托辽河口湿地环境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渗透生态教育,以生态课程体系为载体,真正把生态教育特色植根于全校师生心中。学校也先后荣获了“国际湿地学校”“国际生态学校”等荣誉。
每周的固定时间,胡家学校都会传出悠扬的乐曲声。二胡、古筝、竹笛等传统民族乐器在孩子们手中,演绎出美妙的旋律。胡家学校的民乐特色教育进课堂已开展15年,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求,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除了民乐,足球也是胡家学校的特色课程。2015年,学校探索校园足球特色教学模式,依托体育课、足球兴趣小组等分级教学与训练。2016年,胡家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示范校。近年来,学校还建立起民乐、书法等八个艺术社团,组建“足、篮、乒、排”八支球队,完善特色课程体系,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。
德育先导、智育固本、体育强基、美育润心、劳育赋能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县将推进优质特色学校和教育特色品牌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,通过挖掘特色项目、开发特色课程等举措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将课程文化、精神文化融入校园建设,推动足球、泥塑、皮影戏、龙石文化、湿地课堂等本土特色文化深度融入教育教学。同时,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,围绕河蟹养殖、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多样化劳动实践基地,让田间地头成为学生成长的“第二课堂”,形成了“一校一景”“一校一品牌”“一校一特色”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“盘山样本”。目前,全县所有学校已形成“校校有阵地、处处显文化、时时可育人”的生动格局,涌现出高升学校“科技创新课堂”、甜水学校“双自一有”育人体系等一批特色品牌,构建起“一校一品”百花齐放的教育新生态。这些实践不仅擦亮了盘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更为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,书写出独具魅力的“盘山教育故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