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勇于争先 决战决胜】强化稻米全产业链 助力发展新“稻”路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近年来,我县围绕稻米产业发展做足文章,从稻种源头的精挑细选,到大米加工的精雕细琢,再到包装生产的精心设计,全产业链协同发展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“稻”路。
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对于稻米产业来说,优质稻种是丰收和高品质大米的基础。走进得胜街道三道村的稻田,连片的水稻如绿色绸缎般铺展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泛起层层涟漪。田间地头,农户王国光正仔细查看稻株长势。今年他选种的依旧是“盐丰47”品种,这个品种的大米不仅口感好而且出米率高,待到秋收季节会有大型合作社及大米加工企业上门收购,届时金灿灿的稻子就会换成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入。
从田间收获的稻谷,要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大米,还需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加工工序。走进稻盛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,机器轰鸣,金黄的稻谷从输送带上倾泻而下,经过清理、砻谷、碾米等多道工序,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。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严格控制加工精度,既保证大米的口感,又最大程度保留了营养成分,让消费者无论何时都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盘锦大米。
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包装来加持。在包装生产环节,我县的稻米企业紧跟市场潮流,将创意与文化融入其中,为盘锦大米打造出独具魅力的“外衣”,也带动了包装行业的蓬勃发展。在盘锦伟华俊赫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印刷机、制袋机高速运转,一张张塑料薄膜经过印刷、复合、制袋等工序,变成印有“绿色有机”“产地直供”等字样的大米包装袋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、图案的包装,既保证密封性,又突出产品特色,不仅让盘锦大米在货架上脱颖而出,更成为传播盘山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从田间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包装销售,我县稻米产业已形成一条环环相扣、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。这条产业链不仅让稻谷实现了“从一粒种子到一袋好米”的价值跃升,更串联起种植户、加工企业、包装厂商等多方主体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如今,盘山县的稻米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,优质的稻种、精细的加工、精美的包装,共同铸就了盘锦大米的卓越品质和响亮品牌。接下来,我县将继续在稻米全产业链上深耕细作,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提升产业竞争力,让这条新“稻”路越走越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