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镇人民政府、各街道办事处,县政府各相关部门、直属机构,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:
经县政府研究同意,现将《盘山县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要点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落实。
盘山县人民政府
2025年3月5日
(此件公开发布)
盘山县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要点
2025年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打造特色农业县、工业强县为目标,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,以“加力攻坚、加速突破”为工作主线,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加压奋进、勇毅前行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保持社会和谐稳定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,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盘山篇章。
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%左右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%左右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前列。
一、重点任务
1.凝心聚力谋项目。谋划一批“对上能争取资金、对外能招商引资”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动态储备优质项目220个以上、总投资370亿元以上,争取上级资金30亿元以上。
2.加力加速建项目。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6个,重点推进唐寐纺织床上用品生产、分散式风电等80个项目开工建设,加快智慧冷链仓储中心、中储粮盘锦直属库等50个项目建成投产。
3.招强引优聚项目。开展“场景+要素”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全年签约注册项目50个以上。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0%以上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00万美元。
4.推动新型工业集群发展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,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家,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,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、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以上。
5.推动现代农业稳产增效。稳定粮食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,粮食总产量达到10亿斤以上,巩固提升万亩“水飞蓟+大豆”轮作种植成果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新建、改造高标准农田16万亩,打造稻蟹综合种养“盘山模式”升级版。健全养殖尾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,生态水产品养殖实现4.9万亩。完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,肉类产量实现10万吨以上。
6.推动服务业繁荣发展。实施县域商业提升行动,精准落实省、市促消费措施,持续支持汽车家电下乡、电商快递进村等促销活动,规范发展美食经济、夜间经济。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体系,疏通实体经济“筋络”,重点加快申通二期项目建设,力促极兔速递尽早开工建设。主动融入全市旅游大格局,围绕绕阳湖、森林公园打造精品点位,办好“花神节”“西瓜节”等活动,鼓励发展草莓、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采摘产业。
7.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,以“综窗改革”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抓手,最大限度利企便民,不断提升企业、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落实落细“免申即享”“直达快享”、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,健全常态化政企对话机制,营造更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
8.纵深推进园区改革。深化“一区多园”改革,完善化工园区规划,以更高的发展水平和更优的产业结构,推动园区提档升级。积极培育新能源电池材料、水飞蓟深加工等新兴产业,结合盘活闲置低效资产,精准对接国内500强、央国企、行业头部企业,重点推进中国物流东北基地、中国包装芦苇绿色包装等项目签约落地,加快绝味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,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9.更好统筹高水平开放。着力提高资源配置力、制度创新力、开放协同力,打造服务最优、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高能级开放强县,培育扶持张三虾蟹、沃谷生物等企业拓展进出口销售渠道,推动辽宁康翔、盘锦富隆、盘锦八方等企业向外贸企业转型。高标准编制水飞蓟产业园区规划,高质量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,高水平搭建水飞蓟产业发展平台。
10.深化国资国企改革。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健全“1+5+1”国资国企资本运作体系,加快组建文旅集团、水务集团、市政集团,支持农垦集团、国强公司拓展实体业务范围,不断提升国企市场经营和资产运营能力。落实央国企合作工作机制,重点推动首农食品熟食加工等在谈重点项目签约落地,加快华能新能源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进程。
11.更新赋能提升城乡品质。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优化“三区三线”布局,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。巩固提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实施县城人行道沥青化改造项目,推进清华嘉园、郑家新村、林翠小区“临改正”工程,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环境治理短板,完善公共服务功能,打造美丽宜居盘山。
12.强化治理改善人居环境。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巩固提升“路地共治”成果,在全省率先实现非动迁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全覆盖。巩固提升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创建成果,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60公里。加快实施盘山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,巩固城乡居民用水安全。
13.持续加强生态建设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、林长制,开展“清四乱”“涝区治理”攻坚行动,扎实推进绿化造林、沙化治理、迹地更新,构建现代化、生态化、智能化的防汛除涝灌溉抗旱体系。配合做好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,加强林草、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14.持续加强环境保护。开展重点区域、重点点位高值热点排查整治专项行动,强化颗粒物与臭氧协同防控,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全域达标。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河流断面监测,加大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,做好入海排污口核减、辽河流域总氮削减工作。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“回头看”工作,持续监测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,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及耕地安全利用率100%。
15.持续建设“无废城市”。严格落实“无废细胞”创建实施方案,全面加强危险废物收集、转移、处置等全过程信息化监管,推动固体废物治理向“高效、高值、规模利用”升级,推行污水、臭气、残渣、生化、污泥等多种污染物的全量化处置,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新路径。
16.稳定就业促增收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、失业人员、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,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,打造岗位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平台,鼓励企业优先使用本土劳动力,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人以上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。
17.优先发展强教育。全力推进学前“双普”创建,加强公办园建设,规范民办园行为,打造孩子健康成长的“第一站”。落实“五育并举”,持续深化“县管校聘”改革,全面提升城乡学校内涵建设,巩固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成果。巩固“双减”成效,规范校外培训行为,提高课后服务质量,满足学生、家长多样化需求。抓好中职招生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就业率。
18.优化服务保健康。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整合医共体成员单位线上线下资源,推动“五大中心”“六统一”建设,构建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深化“三医联动”改革,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,推动医疗技术人才均衡分布,重点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康复训练区、中央药房等项目建设。
19.繁荣文化聚人心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开展非遗研学、公益惠民课堂及非遗民间技艺宣传展示活动,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所),开展“五送”活动2000场次以上。扎实推进移风易俗,抵制大操大办、薄养厚葬、炫富攀比、铺张浪费、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,弘扬传统美德,建设文明乡风。
20.兜牢底线惠民生。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。高度关注“一老一小”,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,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,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。做好社会救助,健全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孤儿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,抓实康复托养。深入开展“双拥共建”活动,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。
21.守牢安全生产底线。严格落实“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推动全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,加大危险化学品、涉氨制冷、涉爆粉尘、道路交通、有限空间、建筑施工等领域防控力度,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。
22.持续加强社会治理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践行“浦江经验”,健全完善源头预防、矛盾排查、纠纷调处、多元化解的法治化综合治理工作机制,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,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、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。深入开展“八五”普法,加强“两类人员”管理。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,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。
23.防范化解各类风险。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隐患、突发事件、公共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长效机制,及时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。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思想,持续压减“三公”经费。全力化解政府法定债务、隐性债务、拖欠企业账款等各类风险,化存量、遏增量,确保债务“守橙”不反弹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
24.着力推进依法行政。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。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积极接受监察监督、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持续深化政务公开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25.坚决恪守廉政之本。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。严格规范政府“三重一大”决策程序,健全公共资金配置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工作机制,穿透式抓好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、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,巩固全县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。
二、民生实事
1.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,改善农村出行条件。2025年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,计划实施维修改造农村公路60公里,危桥改造4座,有效改善现有交通状况,方便百姓出行。
2.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,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。计划对5个镇、18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。其中:维修黑色路面3660㎡、混凝土路面及路肩5077㎡,铺设方砖16817.1㎡,牙石8.9公里;维修路灯1241盏;边沟护坡8.9公里;新建围墙500米,雨污暗排管网及配套工程3689米,入户桥10座;更换垃圾桶1146个;修复粉刷墙面27356㎡,维修居民楼12000㎡、下水管道496米、更换下水井盖15处;维修村民文化广场1410㎡。
3.开展预约延时便民服务,实现政务服务“不打烊”。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设立“绿色通道”服务机制,设立预约窗口和预约电话,为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提供预约延时服务,包括节假日预约申请服务和工作日延时服务申请,确保在预约时间内提供高效、便捷的政务服务。
4.实施县高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,切实改善教学环境和质量。计划对县高中操场塑胶跑道进行维修,维修面积为6825㎡,草坪面积为10106㎡,人行道火烧板面积2770㎡,沙坑胶面积为141㎡;计划更换60个教室多媒体设备、黑板、照明设施等。
5.积极推进“护眼工程”,有效改善学校教室照明环境。严格按照《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》的标准,对全县学校的照明设施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。对照明亮度不足、光线分布不均、频闪问题严重以及色温不适宜的教室,进行照明设备改造更换,实现全县学校教室护眼照明的全覆盖。
6.开展“文化惠民”工程,让群众乐享高质量文化生活。计划2025年送体育器材15套以上;送戏曲、送演出20场次;送文化、送培训10场次;送图书、送阅读推广等30场次;送电影1850场次。
7.实施全天候疫苗接种服务,全面提升我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一是规划县医院非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,解决特定群体在疫苗接种方面的不便,实现全天候疫苗接种服务。二是加强犬类等特殊群体的疫苗接种服务能力,确保群众在动物咬伤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,有效降低群众患病风险。
8.更换老旧校车,确保学生出行安全。对我县目前正在运行的老旧校车进行全面摸排,2025年计划购买标准校车25辆,淘汰车况差的老旧校车,提升校车安全性能与舒适度,为学生上、下学提供更可靠的交通安全保障。
9.实施人行道改造提升项目,保障居民出行安全。计划对御湖林语南侧、御湖林语东侧、水岸蓝桥三期南侧、学院华府北侧、水岸蓝桥二期东侧、龙翔东侧商网门前等区域的人行道火烧板破损严重问题,进行改造升级为沥青黑色路面,有效减少财政长年维修投入。预计改造面积为18000㎡。
10.推进更换智能天然气表,提升燃气安全保障能力。计划为我县3万户管道燃气居民用户,免费更换智能燃气表,实现远程缴费、远程切断、适配报警器、流量异常自动切断等功能。